宜昌博物馆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 2024年工作计划
宜昌博物馆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
2024年工作计划
按照要求,现将宜昌博物馆2023年度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严格按照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规范标准,严格按照中央、省委、市委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的新要求,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服务效能。本年度宜昌博物馆社会教育、陈列展览、科研服务、藏品保护、宣传传播、文创开发、消费场景打造等方面工作均有较大突破。单位获得15项重要荣誉:其中国家级荣誉2项,省级荣誉9项,市级荣誉4项。职工获得10项重要个人荣誉:其中省级荣誉5项,市级荣誉5项。
(一)社会教育激活力
共免费开放317天,线下接待游客67.1万人次,较2023年计划接待人数增加33%。开展流动博物馆五进活动31场,惠及人民群众26.85万人次。开展社教活动66场,共34.96万人次参加,其中未成年人22.57万人次。
儿童探案解密剧本杀研学项目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全国仅3个博物馆上榜,为湖北省唯一入选项目;引领“宜荆荆”都市圈博物馆联盟,开展2023年环球自然日“宜荆荆”都市圈赛区活动,55组优秀队伍晋级上海总决赛,获一等奖25组,列全国各赛区之首,超越了所有省级赛区。宜昌博物馆荣获2023年度环球自然日活动“优秀组织奖”;探索新“夜”态,开展“博物馆奇妙夜”夜宿活动;首次举办线上线下“七弦传古韵 五声和谐音”——迎新年古琴音乐会活动、旗袍秀演绎及民乐演奏活动等,反响热烈。
(二)陈列展览强实力
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宜昌博物馆在行动。举办《楚峡云开——长江三峡湖北段沿江石刻拓片展》《建设典范城市 共护长江生态——长江流域市(区)政协联谊书画展》等临展12个。其中,长江流域市(区)政协联谊书画展,省政协副主席杨玉华出席仪式,市委书记熊征宇致辞。长江流域19个市(区)政协有关负责同志及书画家共230人参加活动。共展出209幅书法和国画精品,123幅将捐赠给博物馆永久收藏。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来馆专题调研,给予展览充分肯定。
(三)科研服务筑底气
开展年度民间收藏品公益鉴定活动。举办《中国古代碑刻概述》《拓印技艺略说》等学术讲座4场。出版《建设典范城市 共护长江生态——长江流域市(区)政协联谊书画展·2023宜昌》《峡尽天开——宜昌博物馆主题陈列讲解词》2本专著,发表学术论文7篇,开发《东君》《国殇》《建鼓》3套社教绘本。
(四)藏品保护稳根基
完成1191件(套)馆藏文物定级鉴定,新增一级文物24件(套)、二级文物31件(套)、三级文物464件(套);完成2500件(套)藏品登记建档、228件(套)文物的保护修复以及民俗展品的征集与展览等工作。联合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等专业文保机构对馆藏珍贵书画、陶瓷器漆木器、纺织品等文物进行清理与保护修复项目申报。完成三峡工程精品文物数字化、档案数字化项目。
(五)宣传传播提效力
在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发布宣传信息12条;官网、微信平台等发布宣传信息283条;在博物馆视频号、三峡广电、直播宜昌、宜昌发布等平台发布新闻短视频、新闻稿30余次。短视频《古人如何过中秋》荣获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九头鸟创意短视频二等奖。短视频《在博物馆遇见你》在全省文博短视频展示推介活动中荣获“精品奖”。“听,我的故事”被市委宣传部宜昌国际传播工作室推向海外传播,同时在央视二台经济频道报道。5·18国际博物馆日,宜昌博物馆登上央视二台财经频道。
(六)文创开发聚合力
开发了“楚季宝钟”雪糕、月饼礼盒、国潮服饰、箱包、丝巾、晴雨伞、冰箱贴、咖啡饮品和甜品等46款畅销文创产品;上线“楚季宝钟”等3款数字藏品;设计开发博物馆纪念印章一套(9枚),共售卖12000余套;AR智能导览眼镜销售火爆,全年共租借14500余次,尤其是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一镜难求”;引进3D打印“文物”巧克力机、3D打印“文物”玩具机。“萌熊精灵”系列文创获第一届(2023年度)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十佳推介文创产品”。
文创产品参加第十九届深圳文博会、第十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吉林冬季文博资源博览会、“古荆寻‘楚’”文创市集暨荆楚文创设计成果巡展等。“荆楚文创设计进校园”网络评选吸引26万人次参与,以我馆牛首柱足凤鸟纹铜鼎设计的“一言酒鼎分酒器”位列票数前三名。我馆文创产品荣获吉林冬季文博资源博览会“最佳展示奖”。
(七)消费场景添动力
打造“文创+”、“场景+”沉浸式体验空间,让文化可以触摸,让历史可以游玩。“宜昌礼物”博物馆店、湖北省文博“拾楚”文创品牌宜昌博物馆店、“悦”咖啡店、“汉时光”汉服妆造馆开业。
二、共性工作
(一)突出党建引领抓服务
一是“深学”与“力行”,争创红旗党支部。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强化落实“一岗双责”。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和各项组织生活,交流讨论31人次,微党课13次。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5次,参加支部组织生活34次,研究党建相关议题11个。坚持开展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研分析,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分析研判。擦亮服务品牌,讲好宜昌故事,“守护国宝 有你有我”品牌活动33次,该品牌入选2023年湖北省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32家单位,仅5家博物馆入选)并获铜奖。
二是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学思想”作为主体教育第一位的任务和贯穿始终的主线。坚持个人自学,“三会一课”、主题党日集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习近平著作宣读》等,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交流研讨、宣讲阐释、专题党课、参加讲座培训等方式组织党员学习,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参观红色教育、党性教育基地,砥砺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
三是认真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一体推进共同缔造和筑堡工程。继续做好对口服务枫香树社区、单位所在地柏临河路社区共驻共建工作,支部书记担任“筑堡工作队”队长和枫香树社区大党委第一书记、九安城小区“大支部”第一书记、柏临河路社区党委委员,协助社区完善组织服务架构,开展“联户结亲”、夏季爱心送清凉,带头领办社区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大展宏兔——癸卯(兔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进社区、数字文化服务进社区、关爱留守儿童专题共建、“迎中秋、庆国庆”双节同庆系列社教活动等,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社区。博物馆全员参与社区治理,下沉社区干部职工58人,下沉社区292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1260小时,解决问题15项。
(二)突出廉政建设抓教育
注重正风肃纪,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着力全面从严治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八项规定”,将党建工作纳入年度工作总体部署,与业务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落实。每逢重大节假日必进行廉政提醒,每次主题党日、每次党课都融入廉政内容,做到常提醒常督促。认真梳理廉政风险点,制定防范措施。完善支部书记抓党建履责承诺口袋书,深化“灯下黑”专项治理。分管局长上廉政党课1次、支部书记上廉政党课2次,开展纪法教育在支部活动11次,排查廉政风险点115个、提出风险防控措施123条,引领党员干部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
(三)突出风险防范抓整治
始终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支部工作重要安排和支部学习重要内容,定期开展工作研判,及时向上级报告意识形态工作情况,不断提高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时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化解博物馆展览及宣教等业务工作领域、廉政领域风险及网络舆情风险等,推动建立常态化舆情监测处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人,明确专人关注各类平台并定时搜索涉宜昌博物馆的关键词,做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化解风险。
(四)突出安全生产抓实效
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和各级安全生产指示批示精神,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共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培训60次、安消防应急演练8次。安消防设施设备常规维保48次。博物馆日巡查137次,解决问题280件。确保全年安全事故零发生,安全生产抓出实效。
(五)突出卫生防疫抓常态
常态化严抓卫生防疫工作,加强环境卫生治理,确保参观环境安全整洁。高度重视新冠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根据根据省、市最新文件精神和防疫要求不断更新防控举措,在充分保证群众正常参观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严格落实场馆消杀、错峰引导、防疫知识宣传和培训、防护物资配备、垃圾分类、食品卫生安全等工作。
(六)突出平安建设抓宣传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平安建设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一根本要求,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这一根本任务,强化对标治理这一根本途径,突出人民满意这一根本标准,推进平安建设工作走深走实。落实平安景区创建要求,加强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工作宣传力度,有效提升安全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游客观众提供安全可靠的游览环境。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各类会议、电子显示屏、宣传栏、微信等方式宣传综治信访维稳、国家安全和机要保密等平安建设工作,加强干部职工法治和国家安全教育,严格履行平安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博物馆平安有序运行、无违规违纪人员出现。
(七)其他工作抓提升
1.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准确把握新时代统一战线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找准统一战线服务宜昌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契合点,切实把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积极申报2024年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省级试点项目,并提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精品案例,全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2.强化组织领导,深化文明创建。严格遵守创建工作标准,做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文明单位创建、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申报等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的工作方针,强化领导,凝聚合力,内优服务,外树形象,不断巩固提升文明创建的层次和水平,充分发挥文明建设对文博事业发展的助推作用,提高社会各界对博物馆工作的满意度。
3.进一步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营造军民团结的浓厚氛围。设立军人军属优先服务站,为其提供预约引导、免费优先讲解、场馆咨询、语音导览等多项服务;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宜昌支队结为“军民共建单位”,促进军民共建走深走实;利用“八一”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拥军优属慰问和国防教育宣传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优抚优待政策、国防意识等的宣传,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
4.强化法治意识,更好服务大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通过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道德讲堂、组织参加民法典知识竞答等方式,落实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开展2023年“国家宪法日”普法宣传活动——大力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宣讲。组织学习党章和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法及其实施条例、政务处分法等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进宜昌博物馆公共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均等化建设,从预约服务、无障碍志愿服务、母婴服务、特殊群体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接待服务能力。
二、2024年工作计划
筑基固本,不断提高博物馆专业化水准;开拓创新,持续提升博物馆景区化水平。
1.夯实党建根基。按照红旗党支部要求,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党员发展、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员教育管理、主题教育、党员志愿讲解服务等;深耕服务品牌,讲好宜昌故事;落实筑堡工程、共同缔造,“一下三民”等工作。
2.强化服务供给。推出《明代女尸展》等原创临展4-6个,《文韵流芳——晋祠人文历史文化展》等交流展2-4个,原创临展赴博州、大理展示交流;年度开展社教活动85场以上,志愿服务活动25场以上,承办2024年环球自然日活动等;开发文创产品50种;举办4期《宜昌文博讲座》;举办民间收藏品公益鉴定活动;博物馆消费场景打造工作再上新台阶。
3.提升科研实力。完成《宜昌博物馆藏楚国金属饰片保护修复报告》《宜昌市石窟寺与石刻调查报告》等图书的编辑出版,开发《楚辞华章》系列智慧AR社教绘本。开展馆藏三峡文物保护修复等文保项目申报工作。完成市域内抢救性考古发掘与配合基本建设开展的文物调查勘探与考古发掘工作。
4.深化交流互鉴。做好馆藏文物参加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凤凰故国》展览系列工作。依托“宜荆荆”都市圈博物馆联盟,开展跨区域馆际交流活动,推动区域社教活动、流动展览等互送互惠互享。积极拓展藏品研究、文物保护、社会教育等领域国内国际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5.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博物馆长远发展,着力向上争取文物保护修复、展览提升、智慧化建设、安消防项目经费和考古发掘、文物修复资质;推进社教品牌、消费场景打造、研学项目、原创临展、研究课题等发展型项目落地落实。
宜昌博物馆
202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