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博物馆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计划
宜昌博物馆2021年度工作总结
及2022年工作计划
一、2021年工作总结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
按照一级支部要求,做好三会一课、党史学习教育、考古工地临时党小组、双报到、党员发展、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党员志愿讲解106场。我为群众办实事224件。开展红色基地追梦行活动3次。积极参加“人民在我心中”故事汇、全省红色旅游“双十佳”评选、全国革命文物百佳讲述人遴选等活动。
(二)卫生防疫抓常态
常态化严抓卫生防疫工作,严格落实场馆每日消杀、预约、测温、扫码、疫苗接种、垃圾分类、食品卫生安全等。开展6次全馆职工核酸检测。投入3万元购买口罩25500个、各类体温枪温度计50个、各类消杀物资50余件、防护服及防护眼罩50套、防护手套1000双。
(三)安全生产筑底线
优化设施设备,健全规章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博物馆日巡查、周末法定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共开展4次消防安全知识及相关操作培训、2次消防应急演练。
(四)砥砺前行创佳绩
1.宜昌博物馆党支部分别荣获2020年度宜昌市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和市直文旅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
2.宜昌博物馆主体建筑获评“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3.基本陈列《古城记忆》获第五届(2020年度)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六大精品陈列展览推介精品奖。
4.宜昌博物馆被列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
(五)业务工作显活力
1.发挥教育功能
博物馆现已免费开放310天,共接待服务观众74.92万人次(线下35.92万人次,线上39万人次);重要接待137场,接待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莫言,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等;开展线上、线下社教活动85场;流动展览、课堂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服务8500人次;“知行学堂”推出8个系列主题共40期线上音频讲解,点击量8.5万余次;志愿服务活动18场,参与人数7000余人次;“传统文化小课堂”获评2021年度湖北省文博系统历史类优秀研学课程。
2.加强藏品利用
举办临时展览10个,其中原创展览4个,联合办展4个,引进展览2个。《西南有巴国——三峡区域巴文化特展》秉承透物、见人、见精神的策展理念,将精美的文物与古老的传说、历史的图像、现代的科技进行有机组合,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花铺盖-中国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展》走进福建莆田、漳州,安徽亳州、淮北,宁夏银川、山西大同6地省市级博物馆。
与肯德基联合打造“楚文化”主题餐厅;与万达广场联合开展“展览进企业—探见宜昌博物馆之旅”展示教育活动;“楚文化”临展走进枫香树社区;承办湖北省博物馆协会文化创意发展专业委员会文创产品展示会
3.优化征藏体系
对馆藏三峡库区出土文物开展起底式调查;本年新增藏品数491件/套,征集藏品176件/套,接收捐赠30件/套,接收新入藏书画120件/套,从有关部门接收文物数12件/套,文物仿制137件/套。
4.提升保护能力
柜架囊匣配置项目结项;295件/套馆藏陶瓷器、139件/套民俗展品修复完成;完成动物标本除菌除霉维护、石刻拓片修复装裱、天然塔排险养护等工作。
5.强化研究职能
完成馆藏瓷器、书画、金属文物保护修复报告的编辑出版;推进博物馆展览系列图集、《峡尽天开》、《宜昌文博论丛》等书籍的编辑出版;举办5期《宜昌文博讲座》。
6.保障传播服务
利用官网、官方微信、B站等完成博物馆宣传视频、宝藏湖北宣传片;完成AR导览项目和推进博物馆智慧化进程;做好传统节庆、纪念日及其他重大活动的宣传推介。全年共发布宜昌博物馆信息461次,新闻宣传稿100余篇,微信公众号推文256篇,网站72篇,B站16篇,微博14篇,线上活动6次。其中“抖出最美宜昌博物馆”、“宜昌博物馆六大镇馆之宝”网络评选活动、“馆长说”系列短视频等活动受到市民的热捧与喜爱,点赞与转发量达到20万余次。
7.加强考古工作
完成宜都市三江墓群、点军范家湖墓群、赵家台明墓考古发掘工作;完成枝江市大竹园墓群,宜昌东艳路过江通道、夷陵区、点军区、当阳市、远安县、五峰县相关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文物调查勘探工作。
(六)其他工作稳推进
1.强化组织领导,把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作为博物馆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系统工程,细化分解责任,确保各项创建任务落到实处。
2.启动博物馆规范管理年,制定了《宜昌博物馆日巡查工作制度》等,共计102项。
3.迎检市委第五巡察组,并按照巡察整改清单整改落实。
4.协助文旅局,完成文博公司注册、人员招聘等工作。
5.承办5.18国际博物馆日湖北主场城市活动和全省博物馆高质量发展培训班。
6.工会开展慈善捐款、支农采购、义务献血等。
二、2022年工作计划
1.坚持党建引领做好各项党建工作,争创红旗党支部。
2.结合“筑堡工程”,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对标对点完成创建任务;将学校资源与博物馆馆藏特色有机整合,构建一体化馆校合作机制。与杨岔路小学联合打造 “传统文化校园行”馆校共建品牌,与伍家岗区教科院联合打造伍家岗区“博物馆系列特色课程”。
3.整合文旅资源,盘活文博公司,做好文旅资源的活化利用、文创产品开发、博物馆新馆老馆的经营服务等工作。
4.力争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质认定。
5.深挖馆藏资源,做实文化特色,打造屈原文化的宣传高地。推出原创展览2-4个,引进交流展4-6个。
6.开展线上线下社教活动90场次。
7.落实智慧博物馆建设三年工作计划。完成藏品数据库、预约系统、微信小程序智能导览系统;博物馆在线社教平台、研学平台的开发;VR全景博物馆在线体验等项目。
8.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
9.做好宜昌市境内考古工作。
10.完成宜昌博物馆展览图集等专著的出版工作;开发AR智慧社教绘本及研学地图集;举办6期《宜昌文博讲座》。
宜昌博物馆
2021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