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关于 > 宜博纪事详情

宜昌博物馆2019年度工作总结


2019年,在市文旅局的正确领导下,宜昌博物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新馆如期建成开放,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严抓主题教育,党建工作不断加强

党支部工作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党风党纪教育。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4次,支部书记上党课8次,做到资料齐全、整理规范。科学谋划、及时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工作安排表,党员干部撰写主题教育工作心得体会33篇。建立党员活动室,并配置相关设施设备、宣传栏等。认真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全面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

创建服务品牌,实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创建每个博物馆开放日党员志愿讲解和周末、节假日党员值班馆长制两个党建服务品牌,形成了党务与业务的有机结合,发挥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作用,支部党建工作在新载体中孕育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激发了党员先锋作用,在创建过程中党员干部们自觉树立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以优良的作风和振奋的精神在本职岗位建功立业,将工作作风和效率效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主题教育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引导全体党员贯彻“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在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中坚守初心。聚焦“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认真开展惠民微实事。深入共谊社区扶贫点,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职工捐款3750元;捐赠衣物、生活品361件;主题党日活动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12月9日,党支部全体党员,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龙池村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暨采摘购买椪柑扶贫活动,高于市场价购买椪柑1500斤。充分调动了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二)建新馆上下齐心,迎开馆众志成城

省委、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8次现场调研、召开协调会。项目部共召开7次专题会议定5批次共100项设计变更;召开5次材料认样专题会、1次综合验收会;审核工程款累计拨付展陈装修项目1.24亿元。博物馆完成4000余件套上展文物的打包、转运、布展工作。确保了新馆8月6日试运行、9月6日正式开放,12月底古城记忆展区竣工验收。2020年1月宜昌博物馆安防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获湖北省公安厅颁发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合格证。


(三)安保工作开启新模式,安全事故零发生

由市公安局、伍家分局督导协助顺利完成文物转运、试运行、正式开放、迎国庆等关键节点;博物馆、物业公司联手进行防暴恐和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签订安全值班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安全预案,完善各项安防制度,规范各项安全管理程序,增设维护安全设备,建立微型消防站等,确保安全事故零发生。


(四)强化配合协作,文保考古齐推进

1.天然塔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共修复完成687件/套楚国甲片、书画、陶器、画像砖、石质展品、化石等;维护抗战及民俗藏品499件/套;复制太阳人石刻1件。柜架囊匣项目通过结项验收。

3.借展湖北省博物馆藏品12件/套;借展县市区博物馆藏品191件/套。

4.严格按照入藏手续接收新入藏各类藏品:4月19日及5月17日,接收西北大学捐赠林乔利虫化石和长阳中华盘虫化石;8月2日,接收宜昌市人民政府移交汪国新绘画两幅;9月11日,接收伍家岗区人民检察院移交涉案文物、违禁品共计79件/套(实际数量129件);10月15日,接收宜昌市人民政府转交台湾杜安息捐赠哀欧拿学校照片及成绩单共计3件/套;12月11日,接收老红军余冰同志家人捐赠余冰同志遗物38件/套;12月25日,接收考古部移交22件/套前坪谭家包出土器物。

5.完成亚细亚油罐维护工程、天然塔亮化工程。对文保单位天然塔进行年度维护申请并实施,包括监控安装、塔身除草、门窗刷漆、国保标识及说明牌按装等工作,全年城区文保单位及重要文物点安全事故为零。

6.完成当阳河溶“鼓架冲唐墓”抢救性发掘;与县市区12个工业园区管委会协商考古调查勘探事宜;对前坪及三峡库区太平溪古冶铁遗址、当阳“向家巷遗址”、点军区“虎子岩石窟”、西坝“夹街”等6处遗址墓葬进行调查踏勘,研究制定保护方案。


(五)社教临展丰富多彩,志愿者助力对外服务

自8月6日博物馆试运行以来,累计接待观众123.16万人次,其中境外观众达2.5万人次,国内观众达105.37万人次,未成年观众达15.29万人次;2019年志愿服务队总人数达788名,新招募志愿者475名,登记注册志愿者333名(引导岗188名、讲解岗145名),临时志愿者455名,其中,大学生志愿者团队313名、暑期小小志愿者142名。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总时长41952小时,志愿讲解2320场;全年共组织开展了社会教育活动、研学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76场,包括“爱我家乡”、传统文化小课堂、“走进宜昌博物馆”研学活动、“三峡的孩子话三峡”、“向国旗敬礼”、地质科普公益系列课等各类特色主题活动;志愿者邢思远获2019年湖北省文博系统“小小讲解员”大赛二等奖;周晨获“共和国故事汇——宜昌市红色故事宣讲大赛”二等奖;社教部荣获湖北省文博系统“十佳”推介活动优秀社教团队荣誉称号。

举办临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暨“生态长江 大美三峡”采风作品展》。


(六)其他工作,稳步推进

1.规范日常工作管理,切实做好上传下达,综合协调服务等后勤保障工作。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各项资金管理,进一步推进和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成文明创建对标整改落实的结对帮扶、未成年人活动、志愿者活动、行业规范等。

2.成功举办“宜昌博物馆陈列布展专家评审会”和“2019《峡尽天开》展览展示研讨会”两个全国知名专家会议;成功举办专业讲座4场次;成功承办“宜昌博物馆开馆仪式暨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学术交流会”和“湖北省博物馆协会2019年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两个省级大型会议,参会人数达130人。其中、我馆在“湖北省博物馆协会201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中获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

3.开展精准扶贫慈善一日捐、无偿献血及扶贫物资捐赠活动。

4.完成博物馆2018年度《大事记》;按照宜昌市档案局要求,完成“2019年度科技事业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一级复查考评”工作,12月13日现场通过考评组的肯定。

5.完成《宜昌文博》2019年度第1-4期的编辑、出版。

6.完成馆藏铜器、书画、陶瓷、杂项、民俗五卷图录出版及《涅槃之路——宜昌博物馆建设情况汇报》一书的编辑印刷工作。

7.完成博物馆35052件/套文物的打包、转运、入库、上架工作;完成了老馆搬家工作。

8.完成新馆数字博物馆建设;发布网站、微信平台信息268条,确保日常维护;完成智能讲解服务机器人调试工作;完成博物馆票务预约系统的部署、调试工作;与艾肯文化、三峡日报合作对博物馆进行宣传。


宜昌博物馆

2020年1月17日


关于我们

宜昌博物馆新馆项目总投资7.36亿元,其中土建项目4.04亿元、展陈项目3亿元、安防项目0.32亿元。新馆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主体建筑以“历史之窗”为理念,集巴楚历史文化元素为一体,形成一个内涵丰富、主题鲜明极具宜昌历史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主体建筑面积43080㎡,北侧为展览陈列区与公共服务区,展陈总面积15247㎡,公共服务区面积10831㎡,南侧为库房区与办公区,功能区面积7202㎡,地下停车场9800㎡。


联系我们

  •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柏临河路
  • (+86)-0717-6555525
  • service@ycbwg.com
  •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00停止入馆)
    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 2023 宜昌博物馆 版权所有